同城约大包免费上门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

案例

浙江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


在电力装备领域,浙江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浙江电力”)无疑是行业的领军者。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始终专注于110kV及以下电力变压器的研发与制造,年产值超过7亿元,在温州市制造业中稳居五十强之列。然而,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,企业面临着设计工具“卡脖子”、数据孤岛等日益突出的难题。如何打破这一困局?浙江电力与天河软件携手合作,以THCAD国产工业软件为核心,实现了从“替代”到“超越”的数字化蜕变。

IMG_256

 

转型之痛:设计工具受制于人,数据孤岛难打通

作为电力装备领域的“小巨人”企业,浙江电力曾长期依赖国外CAD平台。企业数字化负责人坦言:“早期使用的工具对国标适配不足,图纸规范需要手动调整,这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?!备值氖?,二维图纸与生产系统相互割裂,设计变更常常引发一系列的返工问题,单次设计迭代成本增加了30%。

 

核心挑战

- 工具卡脖子:国外软件更新成本高昂,且功能与国标适配性较差;

- 数据孤岛:设计数据无法直接与生产系统连接,BOM表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录入;

- 协同低效:多专业协作依赖线下沟通,版本管理混乱不堪。

 

破局之道:三级跳实现自主可控

2002 - 2024年,浙江电力启动国产替代战略,与天河软件合作,分三个阶段构建起全流程自主设计体系。

 

1. 基础替代: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

- 零损耗迁移:基于THCAD平台版(完全兼容AutoCAD),可将历史图纸一键导入,操作习惯实现无缝衔接;

- 国标深度适配:内置电力行业符号库,铁芯、绕组等关键部件参数化设计效率提升了50%;

- 成本直降80%:软件采购成本仅为国外方案的1/5,并且支持永久授权。

 

2. 深度协同:数据驱动生产

- 智能BOM联动:图纸数据可自动生成物料清单,并直接通向ERP系统,采购周期缩短了40%;

- 跨系统集成:打通PLM/ERP系统,设计变更能够实时同步到生产端,返工率降低了60%。

 

3. 智慧跃迁:AI赋能全流程

- 智能标注革命:AI能够自动识别复杂标注场景(如形位公差、焊接符号),图纸生成效率提升了70%;

- 知识沉淀:通过开放SDK接口,构建企业专属设计知识库,标准化率超过90%。

 

转型成效:效率、质量、成本三重突破

- 效率飞跃:关键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45%,跨部门协作响应速度提升了50%;

- 质量突破:图纸规范符合国家电网最高认证等级,设计变更率下降了65%;

- 成本优化:软件综合成本节省了85%,成功入选浙江省工业软件替代示范工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THCAD在集成方面表现出色。在PLM集成上,可与TeamCenter、Windchill等系统配合;ERP集成则能与SAP、用友、金蝶等平台对接。同时,它拥有与AutoCAD完全一致的开发接口及SDK,包括Lisp、C++(ARX)、.Net、COM、WebService等,为企业的二次开发和系统集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。

 

客户心声:生态共建才是核心竞争力

“国产替代并非简单的工具替换,而是要构建自主可控的行业生态。”浙江电力负责人强调。

- 数据流动:THCAD的智能BOM与参数化驱动,实现了设计与生产的无缝衔接;

- 开放生态:通过Lisp、C++等开发接口,企业自主开发了30余项电力专用插件;

- 持续进化:天河软件每年都会提供场景化功能更新,以适配行业最新标准。

 

行业启示:国产工业软件的突围路径

浙江电力的实践,为制造业国产替代提供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:

- 渐进式替代:兼容AutoCAD操作,确保历史资产零损失;

- 场景化深耕:覆盖GB/T1094等电力核心标准,提供专用符号库与计算模块;

- 生态化共创:开放API接口,联合行业伙伴共建插件市场,形成技术闭环。

 

未来展望:从设计工具到工业底座

“国产软件的价值,在于真正理解中国制造业的痛点?!闭缯憬缌Ω涸鹑怂裕獬√娲揭?,不仅是技术上的突围,更是产业话语权的重塑。未来,随着国产工业软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它将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工具,更有望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底座,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。

上一页

下一页

推荐案例


浙江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

国产替代新标杆!浙江电力变压器携手天河CAD构建全流程自主设计体系


湖北汉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从基础替代到升级超越!天河CAD助力汉鼎智能研发设计降本增效


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

天河CAD助力广东芯聚能半导体加速功率半导体创新


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

天河助力海陆重工:实现设计环节数字化蜕变


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
国产 CAD 助力扬州纳力新材料,打造行业新标杆